公司要闻

巨轮出坞

发布时间:2010-6-30 13:56:17


朱建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06月29    08 版)

  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曾在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兴港救国的论述,留下了建设“东方大港”的梦想。

  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长江口北侧的南黄海岸边,在沉睡了千百年之后,终于响起催人奋进的开发深水海港的号角声而再也无法保持亘古的宁静。为实现如东人的“千年掘港”之梦,洋口港的开拓者们前赴后继、科学探索、突破禁区、挑战极限,以开世界辐射沙洲建港先河之勇气,创造了大港崛起的旷世奇迹。

  长三角北翼最佳深水海港——江苏洋口港的开发成功,结束了南通有海无港的历史,实现了南通如东从江河时代到江海时代的历史跨越,成为长三角“江海联动”发展战略的坚实载体。

  洋口港,像一艘即将起锚的万吨巨轮,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太多的重任与希冀。

  汽笛长鸣、巨轮出坞、如日东升,百年东方大港梦,今朝梦圆洋口港……

  开拓者的天作之合

  刘高原和周铁根都睡不着觉了。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大陆。

  进入新世纪2004年的一个夜晚,喧嚣了一天的香港终于沉寂下来,而此时,在蔚蓝色的维多利亚海湾港一座楼房里却醒着一颗不眠的心。作为香港保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的刘高原正为与江苏南通如东的一项合作而反复思考。

  1946年成立于上海,第二年便迁到香港的保华集团经过半个多世纪打拼,已成为香港乃至世界建筑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维多利亚海湾两条过江隧道、香港新机场基础设施、汀九大桥、长江中心、香港地铁……见证了保华建设香港的诸多足迹。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已经开始调整发展战略,将热切的目光投向大陆内地市场的保华决策者们更是时不我待,在抢先进入苏州工业园开发之后,又将目光紧紧盯在要开发深水海港的江苏如东洋口港。

  中国长江口北侧的南黄海,深藏有众多沙脊和潮汐通道组成的世界最大的辐射沙洲,背依着苏北海岸其右翼手指状直伸太平洋。如果探究如东的历史,公元9世纪,日本遣唐使团来中国,9次利用如东洋口港海域的烂沙洋深水通道成功登陆,随行僧人圆仁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留下了使团求泊靠岸的希冀……

  为揭开南黄海千古奥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中国科学家便来到海上,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海上调查勘测,这其中就有南京大学及河海大学的朱大奎,严恺、严以新、薛鸿超等教授,还有一位熟悉的身影,也是调查组唯一的女学者,她就是现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王颖教授。他们通过海底地质取样、地震剖面分析、海洋动力环境研究、卫星遥感分析及动用海军进行潜水作业,通过一系列艰难探索,终于探明洋口港所处辐射沙洲中最大的潮汐通道——烂沙洋深槽,系3万年前,古长江由此入海的主干道承袭而成,是现今自太平洋进入黄海的前进潮波与进入东海的旋转潮波汇合及辐散的主通道,强大的潮流动力保持此深槽的不淤不积,恰似海底长江,并以此为轴心,在江苏近千公里岸外形成了辐射沙洲。此深槽西侧的沙脊形成对深槽天然的保护,在这些沙脊中,距岸16公里的西太阳沙高出海平面的部分达6平方公里,其前方槽深达23,面积逾10平方公里,这一天然的“水道-沙洲”组合,可以建设深水海港!

  王颖等专家一语惊世。几乎在同一期间,中国交通部水运规划院在对全国沿海港址普查时,也惊奇地发现,洋口港所处的黄沙洋——烂沙洋深槽是江苏近千公里辐射沙洲中最大的深水通道,是江苏唯一能建10万吨级以上深水海港的理想港址,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深水海港资源。

  这之后,中国著名港口设计大师、交通部天津第一航务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顾民权又亲临洋口港勘测。顾民权踏上了如同内陆的西太阳沙,看看前方的深水通道,又看看脚下的铁板沙,惊叹不已,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港资源,是中国沿海辐射沙洲中蕴藏的一个奇迹,并提出了港口建设的惊人构想:以深水通道建设深水航道,由两侧的沙脊充当天然的挡浪墙,阻挡侧流,消减侧浪,用西太阳沙做基础构筑人工岛,建造码头用地,人工岛前方深槽的最深区域作港池,并建造若干个10-20万吨级泊位,人工岛与海岸之间铺设实堤与引桥,完成岛陆连接,岸边滩涂可实施围垦形成临港工业用地。顾民权激情飞扬,他预言洋口港将开中国建港史上平原海岸建港之先河!

  然而,正当顾民权与一航院的另一位资深专家杨希宏对洋口港建港条件深入研究之时,也有学者、专家发出疑问,争论的焦点是能否在辐射沙洲海岸上建设海港,这在世界建港史上尚无先例,航道、西太阳沙人工岛有无颠覆性问题,港口施工过程中航道是否稳定及人工岛能否建成的争论旷日持久,而且这一争就是10年之久!

  南通如东不能再等待了,洋口港更不能再等待了。最好的办法是用实践来证明。这就是从如皋市长位置上调来如东担任县委书记的周铁根刚上任时的急迫心情。

  更让周铁根夜不能寐的是,由于长江的阻隔,拉开与上海的距离,使得南通这座享有“近代第一城”美誉的城市,在工业化时代与苏南的差距越来越大。资源躺在那里睡大觉,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开发洋口港是南通如东的必由之路!作为如东的最高行政长官,应勇敢肩负起振兴如东跨越发展的政治责任与历史重任!

  可是,开发建设洋口港跨海通道长,投资大,建设成本高,风险大,谁来投资成为关键。在当时的情形下,依靠国家投入几乎已无可能,依靠底子薄的如东拿钱更是杯水车薪,这就需要政治家用高超的睿智来破解难题,周铁根又怎么能睡得着觉呢?

  用市场经济之剑开路前行,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港口开发创新之路,早已成为如东开拓者们的共识。香港保华集团的介入无疑给蓄势待发的洋口港带来一线生机。

  洋口港是保华集团在祖国投资港口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启动了保华转战内地,实施长江策略的第一步。可后续投资如何回收像一个“高尔丁死结”死死困扰着保华集团的决策者,让他们迟迟不能在合作协议上签字,颇具长远战略眼光的保华集团掌门人周明权早已先人一步看到了开发洋口港的巨大价值,但后期盈利模式尚未找到,素有“规避风险,稳健经营”著称的保华集团确实举棋不定。所有这些,又怎能不让将要代表保华集团对此项目“拍板”的刘高原不失眠呢?

  机遇总是钟情有胆略的开拓者。值此关键时刻,周铁根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敢于承担一切政治风险的勇气与胆魄挺身而出,代表如东政府向保华集团做出庄严承诺:“只要保华将跨海大桥和人工岛建起,不管后边有无投资者,政府兜底收购!”

  越洋电话深夜响起,听到周铁根这一承诺,刘高原顿觉拨云见日。

  一直为此项目在大陆奔走的保华集团常务副总裁、中国区总代表杨燕更是难以抑制兴奋之情,这位处事干练、颇具运筹能力的开拓者对洋口港开发已倾注了大量心血啊!

  2005825,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杨燕代表保华集团与如东县人民政府就以保华集团为主体的江苏洋口港开发有限公司对陆岛通道和人工岛开发建设进一步磋商,终于在深夜1时签订了《开发建设南通港洋口港区项目总体框架协议》。

  如东的决策者们的大胆决策成就了洋口港,充满智慧与胆识的这一“拍”,“拍”出了洋口港的未来!

  如东人的“千年掘港”之梦终可变为现实。“洋口港号”已开始梦寐以求的起航!

  建设者的旷世奇迹

  也许魏文魁此生注定就是为洋口港而来,这位已是第四任江苏洋口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的到来,为项目的成功又增添了几分胜算。

  刚过不惑之年的魏文魁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10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对目标追求执着、雷厉风行、善打硬仗的作风;7年中国中化集团的工作经历,让他熟悉了国际化管理,学会了看问题的大视野,以及在合资公司极其复杂的环境里如何处理各类疑难问题;执掌中化格力码头项目帅印,使他积累了做大项目的经验。所有这些,似乎都是为做洋口港而积累所准备。

  开发洋口港,第一个吃螃蟹,没有铺就的路可寻,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充满挑战,必须不畏艰险创新前行!为实现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东方大港”之梦,洋口港开始了一场排山倒海的大决战。

  魏文魁指挥的第一场硬仗,是仅次于东海大桥的当时全国第二长的外海深水桥梁——洋口港黄海大桥。此桥梁长度为10.05公里,合同工期为26个月,是洋口港开发建设的四大关键工程之一。黄海大桥自20061028开工以来,中交二航黄海大桥项目部始终把“争科学领先,创管理一流”放在首位,以新理念、新标准、新措施推动工程建设。冬季气候复杂多变,施工现场寒风凛冽,风沙狂舞;台风季节海上风浪大影响操作因素多,建设者们每天24小时轮班赶潮水作业,以每天30的速度向前推进,驻扎在工地的500多名二航局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起早摸黑,披风裹雨,虽苦犹甜。技术管理上,他们优化深水区40箱梁架设施工方案,采用250吨提梁门架结合205吨架桥机对40箱梁进行架设安装代替用悬浮架设40箱梁,避免了浮吊受潮水影响无法架设安装,为40箱梁架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经过627天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奋战,全桥比原总体计划提前一个月贯通。

  2006121,建设人工岛战役打响。这一洋口港的“前哨”工程是洋口港建设的关键,难怪行家们这样说:“人工岛建不起来就没有洋口港。”

  人工岛项目共分为三个区,围填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岛壁结构总长度为4688.458,内隔堤总长度3477.09,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走近洋口港烂沙洋航道谈何容易,这里是三万年前的长江入海口,风恶浪高,汹涌奔流。坐拖拉机,搭小船换大船颠簸几个小时后才能来到今天人工岛的建设基地——西太阳沙。第一次上岛施工就遇上大风恶浪,一个浪头打来,有人从船上翻落海中,瞬间被冲出十几米,落水者耳边听到的是风的呼号,浪的咆哮,幸好救生衣穿戴完好,安全措施到位,才幸免于难。

  在无遮掩的外海人工岛施工在我国还是首例,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在世界同类型人工岛施工也只有49%的成功率的记录。面对这一人工岛施工极限的世界级难题,承担施工的中交二航局没有后退。指挥部响起中交二航领导席明军的大嗓门儿:“你们要给我解决这些困难”。突击队一天抛石达不到两万方不上岸,开始了这世界罕见的人工突击填海的造陆工程!

  挑战极限就意味着克服困难。人工岛工程结构由钢板桩施打、软体排铺设、岛壁抛石施工、充填管袋施工、内隔堤施工、吹填施工和胸墙施工等组成,离岸最近处达13公里,低潮时南侧露滩,高潮时全部淹没,施工时全部依靠船舶作业,受风浪潮汐的影响大,大汛期潮差达8.4,每月的作业天数平均不到一半,施工期间跨越台风季节,一旦突风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加之本地石料资源短缺,石料必须经长江口从190海里外的浙江舟山运来。现场作业船、运输船、交通船日常就有二三百艘,高峰期就有400多条船,装载机、自卸汽车、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一百台辆,加上千余多施工人员,给现场指挥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

  人工岛自开建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近十次台风,而10月之后大风裹着寒潮又一次次地袭来,施工区域一直备受大自然侵扰。建设者们战天斗地,创造出日抛石超3万立方米的二航水工记录,吹沙量从一天6万立方米上升到10万立方米,最高达12万立方米!大家坚守在海上,潮来我退,潮退我上,不分昼夜,不间断趁潮作业,抢抓一切可用时效,不管是白天烈日当头、衣衫整日泡在汗水里,还是夜晚海风沁凉、穿心透骨,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救生衣、安全帽奋战在现场……

  管理高效,运作规范,抓好项目的安全、质量、造价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计划、按时间节点完成是已在长期深水海港建设积累了丰富技术储备和管理经验的保华集团的优势。洋口港公司的会议室里的灯光经常彻夜长明,智慧与勇气,激情与思考,技术与梦想在这里激烈碰撞。洋口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建和始终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在天灾面前,数次遇到生命危险,面临生死考验,他忘我奉献、勤恳工作、科学管理的作风彰显了保华集团精神,在施工单位面前发挥了表率作用。

  “尊重自然,顺其自然”是洋口港公司的绿色开发理念。公司工程总监何永康就是洋口港开发中绿色理念的践行者。为千方百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填海工程堤围和人工岛设计沿着自然轮廓走向,减少干扰海流及对生态的潜在影响,并以水力模拟试验对其可行性进行确认;接岸引堤长度从6公里大幅缩减至1公里,其余部分采用了多孔桥墩结构,以避免影响海流及洋流环境;在桥梁的结构施工中采用了预应力砼预制梁,减少使用现场支架工程和砼的现浇施工,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海床和海流的干扰;钻孔灌注桩工程,充分利用泥浆分离器,循环使用泥浆,以防止排放不良物质进入海中。

  由于洋口港公司尽心组织、科学管理,洋口港建设创下了在复杂施工环境下人员零伤亡、环境零污染、水上交通零事故的“三零”新纪录!

  洋口港终于可以大声告诉世界:让社会责任之旗在南黄海上空高高飘扬!

  要完成洋口港建港大业,洋口港公司的各项工作必须率先垂范!提速,提速,再提速!这便是总经理魏文魁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的“没商量”的工作指令。

  魏文魁为洋口港开发事业奉献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可能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洋口港公司的员工们都知道总经理有个习惯,有了压力和心思,他就会开车去看大海,去海堤吹风,然后在那里沉思。2007789月台风期间,人们经常会看到他开车在雨中,那时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刻,当时人工岛外岛壁还没有全部合龙,台风稍稍强些,人工岛所有已经建成的部分就会全部冲走,那样开发以来建设洋口港的所有成绩将会化为乌有。这年12号台风过后,人工岛一位工作人员来汇报情况时,流着眼泪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魏总,人工岛完了!”

  这又是怎样的压力啊,人工岛能完吗?人工岛真完了,开发建设洋口港的事业也就不可能了,他将成为如东的千古罪人!

  正是这种必胜信念的坚守,才创造了黄海大桥和人工岛建设的旷世奇迹!

  2008716日上午,如巨龙向深海延伸的黄海大桥全线贯通,香港保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明权从维多利亚海湾专程来到南黄海祝贺,与中共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县长詹立风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20081028,在距离如东海岸13公里的南黄海太阳岛——人工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庄严向全世界宣布了东方大港口的初步通航!鲜花与笑脸相映,锦绢与彩球齐飞,万吨巨轮“新捷号”鸣响通航的汽笛驶进洋口港码头。一位英国来洋口港考察的专家感叹说:“这样的奇迹只有中国人能创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特区的建设者,用最短时间,将南中国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奇迹般变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令世界称奇的“深圳速度”;数年之后,大上海的开拓者又在黄浦江边创造了令人惊诧的“浦东速度”;而今,洋口港的勇士们在中国南黄海之畔又一次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洋口速度”!

  如今“洋口港神话”已梦想成真,为此洒下无数汗水的建设者们怎能不以泪洗面心潮澎湃呢?

  金凤落巢的扛鼎之作

  现年55岁的袁新安成为了洋口港开发全过程的见证者。从如东县政府秘书到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同时兼任江苏洋口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小袁”到“老袁”,从一头青丝到满头花发,20年执著追求,倾注了一生心血。他说,此生他有“一儿一女”,“儿子”便是他亲手抚养从一片荒滩成长起来的洋口港。

  对事业钟爱到如此程度,这是何等高尚的人生大爱啊!

  以项目带动港口开发,以港口支撑项目建设。是袁新安和洋口港的开拓者们当年制定的发展战略。而LNG项目(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就是洋口港开发的突破口,此项目能否落户如东关乎洋口港的未来。

  1992年初,袁新安无意间获得一条信息,江苏省将开发LNG项目,并有意在沿海选择建设LNG电厂和接收站,便开始了为项目落户洋口港的四处奔走。

  1993年春,省电力设计院从北向南,对连云港、盐城滨海港、大丰港、如东洋口港、启东吕四港逐一进行比选,发现洋口港不仅有一条不需要疏浚的10万吨级航道,还可以以西太洋沙作为接收站址。更重要的,如东提供的《洋口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成为众多港口唯一的可行性报告,受到专家关注,一致选择了如东。之后便是长达4年的数十次论证,洋口港在向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时国家对天然气等没有引进的先例,部分人士认为引进国外天然气,势必会对国内煤炭企业发展有影响,但更多的人考虑的是中国能源今后发展趋势,对此,国家发改委委托中海油对东南沿海引进LNG项目做规划研究,在研究结果未定之前,所有LNG项目一律叫停。中海油对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东南沿海进行考察,提出了一个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选址的构想。从此,进入了长达8年的LNG站比选时期。

  已过不惑之年的袁新安想起这些年舍家离子的奔波,思绪万千,不禁潸然泪下。可是,现实不相信眼泪,市场不相信眼泪,袁新安坚信,只要是心不破碎,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洋口港!

  更令如东人想不到的是,8年来,每一次比选都与如东无缘。尤其是中海油的LNG电厂规划研究几乎将如东排出了比选行列之外。面对中海油的“一票否决”,如东人真的心凉了,5年的努力几乎白费了。当时还是县政府秘书的袁新安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对着中海油的领导大声喊出:“一定要放在如东,我们如东人自己建!”一句话使中海油的领导都愣住了,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个如东人出口竟然如此“狂妄”。然而,正是袁新安的这奋力一呼,竟然喊出一线生机,在省领导的推动下,比选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洋口港。

  天有不测风云。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当人们正沉浸在喜悦气氛中,不曾想,正月初六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作出决议,暂停长三角LNG项目审批,上西气东输项目,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江苏LNG项目再次陷入僵局。

  袁新安和洋口港的开拓者们并没气馁,而是继续积极准备等待新的时机,将这项闪着泪光的事业进行到底!

  机会终于来了!国家根据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的新需求和世界能源供求关系新变化,以及从“西气东输”安全、及时、充足供应考虑,江苏LNG项目作为第二气源重新引起关注!

  2005429,张国宝在国家发改委数个司局长和几位主任会签的江苏LNG项目前期工作办文单上郑重地在签发栏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历经了长达13年的基础工作的江苏LNG接收站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进入核准前的准备工作。

  从这一天开始,袁新安变得更忙碌了。往返于南京、北京成为袁新安的家常便饭,办文单到了哪里,就追到哪里。为向发改委领导汇报工作,办公室找不到人就到家里去找,不顾寒冷,在大院常常是守候到深夜……

  2007228,中石油终于拿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复,历时15年之久的江苏LNG项目终于拿到了最后一个批文。

  得到消息的中共如东县委常委、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建飞激动不已。手捧批文,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那一天,他们的手机被无数个祝贺的短信充溢;那一夜,不知道有多少人一夜无眠!

  2009314,江苏LNG项目合资经营合同在京签署,中国石油、太平洋油气、江苏国信三方合资,一期工程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由人工岛、LNG接收站、码头栈桥、海底管线组成。接收站位于洋口港西太阳沙人工岛上,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建设LNG专用码头一座,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26.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为年处理LNG350万吨,年平均提供天然气48亿立方米;二期规模增至处理LNG650万吨,年均供气87亿立方米。

  在建设者们的日夜拼搏下,人工岛、重件及工作码头、接收站储罐平台建设已顺利完成。这项全世界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必将成为光彩耀目的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和样板工程,在南黄海之滨绘画出中国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项目最新最美的图画……

  金凤落巢。铺展在南黄海万顷波涛之上的这幅扛鼎之作,将成为拉动并改写洋口港未来的“蓝色狂想”和“崛起之基”!

  长三角腾飞的战略引擎

  周铁根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洋口港的顺利通航,是对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强力呼应,是南通如东进入桥港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它从此改写了南通有海无港和江苏沿江没有出海大通道的历史,架起了南通带动长江北、接轨大上海的重要支点,成为了沪苏通小金三角的新支撑。

  新的起点,新的思路,新的召唤,使这位如东当家人兴奋不已。

  在如东旅游接待中心矗立着一头象征如东沿海开发精神的海之牛雕像,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客商。那么,洋口港的“海之牛”们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向未来?

  洋口港的开发优势显而易见:深水岸线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土地资源异常丰富,淡水资源饱满充裕,环保空间非常广阔;靠近长江、靠近上海、靠近市场的区位优势明显。长江交通大动脉,江海联运可辐射长江上游,可缩短从宁波港到长江口的300海里运输距离。伴随着苏通大桥、沪通铁路、沪崇启通道的建成开通,跻身上海1小时左右经济圈,分工与资源配制,国际金融物流中心的自然延伸与融合,使大都市同城效应凸显;政策优势更加显现,地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投资政策等均可得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让“海之牛”们更深感欣慰的是,洋口港独特的优势巨大的魅力使一批重大项目得到快速落实并正在加快落户:总投资10亿元的海上风电总装制造项目协议已经签订;总投资10亿元的丙烯酰胺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并已开工;总投资20亿元的10万吨液化品码头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30万吨氯乙烯系列项目也已签约,现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东龙油岩石、建设幕墙物流基地、大连实德炼油、沙钢集团矿石物流及冶炼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重大项目都得到了深入推进。在20081028召开的如东第二届海洽会上,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芬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0多名客商出席,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涉及上市公司近40家,共有40个项目集体签约,其中内资项目22个,总投资额597.63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8.5亿美元……

  为加速成长为长三角腾飞的战略引擎,港区工程进一步加速推进,LNG接收站工程12号储罐已升顶,3号储罐基础已形成,专用码头即将竣工,累计完成总投入量的50%。管线桥工程超序时建设,完成了工程进度的48%。临港工业区围堤工程已实现合龙。太阳岛三期工程正加速推进。新城综合商务大厦即将投入使用。220千伏长沙输变电工程已经完成工程量的75%。临港工业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经开工。太阳岛2万伏供电工程线路已经开始供电。太阳岛道路、供水工程全面完工。海洋铁路完成总工程量的38%,洋口运河稳步推进,锡通高速、临港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步伐。新能源工程成效明显,目前共有267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4.5万千瓦,实现并网发电13亿千瓦/时……

  有专家将江苏沿海开发称为继深圳、浦东开发后的“第三次浪潮”,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破题之作,洋口港在“第三次浪潮”中应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这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命题啊!

  周铁根的回答是:洋口港要成为江苏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发展模式为石化、冶金、能源+物流。洋口港是江苏重组产业布局实施战略调整的一个现实的选择,比如能源产业,石化产业等的巨大环境压力(长江)向沿海转移是必由之路。洋口港是物流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可改变通过长江走上海的格局。洋口港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以长江为轴线的南北均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改变当下的南强北弱发展不均衡,南岸空间已小,北岸要发挥作用,洋口港是长江北翼的物流中心,国际现代化聚集,将在长三角经济增长中发挥引擎作用。

  把如东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生态优美、适于人居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形成两大产业带,一是以洋口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产业带;二是以小洋口的旅游度假村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带。

  为此,洋口港近期的目标是:在加速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运河的同时提升港口功能,在3-5年内建成310万吨级码头,103-5万吨级码头,临港工业区围海造地达到了30平方公里;加速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中石油投资60万亿元的LNG项目投入运营,由新加坡金鹰集团投资90亿元建设的LNG电厂项目,投资110亿元的差别化纤维项目要加速推进核准落户,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南黄海的这个“蓝色精灵”,200710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洋口港区时,激情满怀:“洋口港是南通的资源,江苏的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资源,现在全国像这样的资源不多了,要充分利用好!”

  洋口港还留下了李源潮、顾秀莲、董建华、李金华等领导人的足迹。

  横空出世,光彩熠熠的洋口港,成为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中国深水海港的领跑者,世界深水海港的未来在中国,在洋口港。

  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点睛洋口,沸腾中国!

  周铁根、詹立风、周建飞、袁新安、魏文魁等“海之牛”们,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情感乃至生命融进南黄海澎湃的涛声里了。

  从高空回望,洋口港像一艘蓄势待发的巨大航母静静停泊在南黄海的万顷碧波之上。

  巨轮出坞,世纪出征……

版权所有©2006—2010江苏洋口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20609号
地址:江苏省如东县长沙镇 邮编:226413